每次想到集中采购,我都会有点羞愧,为曾经的无知。
故事是这样的,当时刚从一个项目中了解到该公司采用了集中采购的模式,顿时感觉好高大上,多好的管理经验啊!值得推广!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项目里,我就很傲娇地跟对方项目经理谈集中采购模式,然后对方一脸鄙视地看我:我们单位不适合。
前阵子还在古典老师的专栏中看到另一个有意思的案例:有位刚研究生毕业的学生,到华为去实习,一段时间后,他感觉自己对华为的业务已经很了解,就洋洋洒洒写了很长的运营管理建议书,还直接发到了任总的邮箱。后来怎样?你是不是觉得任总应该好好表扬这位优秀的实习生?不,差了十万八千里,事实上,任总采用了最任式的处理方案:如果不是精神有问题,就把他辞掉。
想要表达的是,好的管理实践并不是照搬就能用的,理论也需要结合实际场景去运用才有意义。集中采购是个好东西,典型的优点如:
增加谈判筹码,争取更优惠的价格;
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;
规范采购流程,控制采购质量;
规避分子公司采购舞弊;
跟踪材料耗用,控制产品成本;
如果是做方案,完全可以罗列更多的优点,问题是这些一定能做到?没有缺点了?事实上,在这过程中有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1体系设置
优先要解决的采购体系设置。运用集中采购模式后,企业组织架构设置会发生变化,集中采购部门发生的费用由谁来承担?直接体现在本部费用吗?还是应该转给工厂,如果转给工厂,怎样分摊下去?是否需要开票?开什么名目的发票?
合同也与财务密切,涉及财务的账务处理和税务风险。怎样与供应商签订合同,本部统一签吗?还是和工厂分别签?直接送货到工厂?还是本部统一收货再安排配送?采购发票开给工厂?或者集中开给本部,再由本部转卖给工厂?如果是通过本部转卖,内部交易价格如何定义?如果平价结算能否与税务局谈拢?如果必须加价,这中间会额外产生多少税赋?最后由谁来付款?本部统一支付?付款方与发票方不一致是否存在税务风险?如何解决?与工厂间的往来如何过账?
这是都是需要财务重点考量的,通常地,本部签订框架合同,配送和供货直接对接工厂,是税务风险较少的方案。当然每个地方的税务要求都或多或少会有差异,实际如何需要与税务局沟通,建议是要先跟税务局达成共识,再确定实施方案。不要先想着没事后边有问题了再说,很可能就真是吃不了兜着走。
2评估响应速度
需要怎样的采购提前期才可以满足工厂生产需要?为了实现该提前期,本部采购中心需要配备哪些资源?会带来多大的成本增加?本部如果没办法满足生产需要的响应速度,集采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,工厂不愿意提交申请,拖到最后关头就做紧急采购。
3预估采购成本变化
集中采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量上,一次买100件和一次买5000件,谈判时的底气肯定是不一样的。但如果集团下属的各个公司业务完全不一样,A公司需要的是农产品,B公司的主要材料是电子元件,这样就很难发挥量的优势。同样地,如果各个公司之间物理位置距离遥远,A公司在江苏省,B公司在黑龙江,就需要考虑运费对采购成本的影响。采购成本不仅仅是采购的价格,还包括运输成本,额外的人力成本、管理成本等因素,预测这些数据并不容易却是必须的,否则怎样衡量集采方案是否可行呢?
让我感觉羞愧的那个项目,不适用集采最主要的原因在于,各工厂的主材是直接收购的农产品,其他辅助材料需求量很低,而且,各工厂分散在不同的偏远地区,配送成本很高,还不如从当地买来得划算。当然,该公司最后其实也运用了一点集采,针对各厂都需要用到的包材,由本部统一招标确认供应商,后续签收、付款则交由分子公司管理。
规范与效率常常是对立的,集采的响应速度不如自主采购来得灵活和快捷。通常的做法是,按照物资分类建立集采清单,清单之外则允许自主采购,同时完善供应商清单库和紧急采购流程,以此既利用集采的优势,又适度满足灵活性的要求。
鲁ICP备16044541号-16